罗马书十二至十六章(上)
录音摘要: 理想的教会生活
阅读数4107  收听数141  下载数2511 收听 下载   【返回

罗马书讨论问题:
一、罗马书是讲救恩的书信,也讲教会吗?在何处?内容是什么?

二、教会要达到那样美好的光景,有那些基本要求?为什么?要保持在那样美好光景 ,又有那些注意事项?

三、综合起来,从教会的观点看,这几章圣经给我们最中心的启示为何?

四、十三章所说对在上有权的顺服,界线在哪儿?为什么保罗会这样说?与主耶稣的教训相合吗?

五、“神的国不在乎吃喝”是指教会中最好不要吃饭吗?“跌倒、绊脚”这些词在此的用法所指何事?与今天许多人的用法有何不同?


罗马书讨论问题答案:
一、罗马书是讲救恩的书信,也讲教会吗?在何处?内容是什么?
  从第十二章至结尾都在讲教会,虽然没有明提教会这个名词(直到最后一章问安),从他所说的“要、不要、不可、应当”等助动词里,却勾划出一幅极美好的教会生活情景。对于这个尚未能亲自见面的教会(一9-13;十五22-29),他所写的不是律法,也不是去校正现存已知问题,而是新约子民在教会生活中应有的理想状况,也解答了一些教会必然面对的难解之题。这一群子民他们在:
  1) 教会运作上都能(要):身体献上当作活祭,心意更新而变化,察验神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,自己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,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,按我们所得的恩赐照着信心的程度说豫言、专一作执事、教导、劝化、诚实施舍、殷勤治理、甘心怜悯。不去(不要):效法这世界,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。
  2) 个人生命的美德上显出:厌恶恶、亲近善,爱弟兄彼此亲热,恭敬人彼此推让,殷勤,心里火热,常常服事主,在指望中喜乐,在患难中忍耐,祷告恒切,帮补圣徒缺乏,一味款待客旅。没有(不要):虚假的爱或懒惰。
  3) 待人处世上能(要):给逼迫的人祝福,与喜乐的人同乐,与哀哭的人同哭,彼此同心,俯就卑微的人(事),众人以为美的事留心去作,尽力与众人和睦,宁可让步,仇敌饿了就给他吃,渴了就给他喝,以善胜恶。不会(不可):咒诅逼迫的人,志气高大,自以为聪明,以恶报恶,自己伸冤或为恶所胜。
  4) 面对掌权者时(要):顺服、行善、得他的称赞、纳粮上税,当惧怕的惧怕他,当恭敬的恭敬他。不去:抗拒、因作恶而惧怕。
  5) 弟兄之间能(要):彼此相爱常以为亏欠,爱人如己,趁早睡醒、盼望得救(赎),脱去暗昧的行为,带上光明的兵器,行事为人端正,披戴主耶稣基督。没有(不可):亏欠人的事,触犯律法(奸淫、杀人、偷盗、贪婪、加害与人或别的诫命),荒宴醉酒,好色邪荡,争竞嫉妒,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。
  6) 对真理的认识有差异时(要):接纳信心软弱的,各人心里意见坚定,都是为主、都感谢神,都是为主而活、而死,总是主的人,各人(都预备)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,按着爱人的道理行,在公义、和平、圣灵中的喜乐上服事基督,为神所喜悦、为人所称许,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,个人有信心就在神面前守着,自己以为可行的事就不自责。不会(不要):辩论所疑惑的事,论断弟兄或轻看弟兄,做使弟兄跌倒的事,做不出于信心的事,放下使弟兄绊脚之物。(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或跌倒),善被人毁谤,在乎吃喝。
  7) 教会整体的见证上能(要): 坚固的人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,各人叫邻舍喜悦,使他得益处、建立德行,接受圣经教训而生出忍耐和安慰、盼望,彼此同心、效法基督耶稣,一心一口荣耀神,彼此接纳使荣耀归与神,外邦人主的百姓一同欢乐,赞美主、仰望主,神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他们的心,藉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,满有良善,充足诸般的知识,彼此劝戒,因着圣灵成为圣洁、可蒙悦纳,藉着圣灵的爱一同竭力,同得安息,赐平安的神常和他们同在。不去:求自己的喜悦。
  8) 在服事上能(要):接受保罗为外邦人使徒的职分,为主接待、帮助工人,合乎圣徒的体统,在主里面亲爱,在基督里同工,在基督里经过试验,为主劳苦、多受劳苦,他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,弟兄姊妹们同在一处,彼此圣洁、彼此问安,留意躲避用花言巧语诱惑老实人的人,见证传于众人,在善事上聪明,在恶上愚拙, 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但践踏在他们脚下。

二、教会要达到那样美好的光景,有那些基本要求?为什么?要保持在那样美好光景 ,又有那些注意事项?
  之所以可能成就这样美善的教会光景,先决条件在于这群信徒:
  1) 将“身体”献上,当作活祭:如此事奉是圣洁的、神所喜悦的、理所当然的。救恩讲至此,从神忿怒的审判下得救(一至四章)人不无需作工,不在乎你是否将身体献上了。从死亡的结局里得救(第五章)进入恩典、盼望永生也是如此。 但人如果要经历今天就从罪(第六章)、律法(第七章)、肉体(七章后半与八章)之下得救、得释放,不再做罪的奴仆,脱离取死的身体,他就必需将“身体”献上,当作活祭,作为义的器具来体贴圣灵、随从圣灵。
  2) 不效法这世界、只心意更新而变化:以致于得以(叫你们)察验何为神的善良,纯全可喜悦的旨意。这个旨意不是在人生的百事上看看神对我的带领,而是前面一再说明的“他豫先所知道的人,就豫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,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。豫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。所召来的人,又称他们为义。所称为义的人,又叫他们得荣耀。”(八29-30)或“我们既因信称义,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,得与神相和。我们又藉着他,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恩典中,并且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。”(五1-2)所谓察验就是一再觉悟到真是如此,比如“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”(八28)
  3) 在基督的身体里服事:不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。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,看得合乎中道。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,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。我们这许多人,在基督里成为一身,互相联络作肢体。
  太十六中主要把教会建立在“彼得认耶稣为基督、为永生神的儿子”这个启示上,其实际的内容可以对应以上三点为:1) 完全支取基督救恩的丰盛 2) 胜过世界进入神完美的旨意 3) 成为基督的身体。
  对于教会保守在这样美好光景里,保罗特别提醒的有几样:
  1) 注意彼此:彼此亲热、彼此推让、彼此同心、彼此建立德行、彼此接纳、彼此劝戒、彼此问安;不要彼此论断。这些可以说都是彼此相爱的内容。
  2) 对于掌权者要有正确的态度。
  3) 关于信心软弱的要接纳这件事,他非常看重,也讲得很仔细。也就是不要彼此论断、怎样追求彼此建立德行。
  4) 特意再请求他们接纳自己的职分,就是“神所给我的恩典,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,作神福音的祭司,叫所献上的外邦人,因着圣灵,成为圣洁,可蒙悦纳。”

三、综合起来,从教会的观点看,这几章圣经给我们最中心的启示为何?
  罗马书:对救恩的澈底明白,就可以经历到澈底的拯救。有这样的人集合在一起的教会,也可能达到理想的状况。

四、十三章所说对在上有权的顺服,界线在哪儿?为什么保罗会这样说?与主耶稣的教训相合吗?
  这是写给罗马信徒的信,罗马的掌权者对于信徒的逼迫,远甚于今,因此这里的吩咐实在有非常的意义与实用价值。保罗在此所提出的直接原因有:
  1) 出于神:“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、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。”主耶稣也说:太十29 “两个麻雀,不是卖一分银子么。若是你们的父不许,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。”太廿八18 “耶稣进前来,对他们说,天上,地下所有的权柄,都赐给我了。”
  2) 与你有益:“因为他是神的用人,是与你有益的。”这个益处,与第八章所说的益处是同一个益处:“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因为他豫先所知道的人,就豫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,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。...又称他们为义...又叫他们得荣耀。...神若帮助我们,谁能抵挡我们呢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?难道是患难么,是困苦么,是逼迫么...然而靠着我们的主,在这一切的事上,已经得胜有余了。因为我深信无论...是掌权的,是有能的...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。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里的。”神能借这些掌权的使他的旨意在我们身上成就,因此我们不必去抗拒他。
  3) 因为良心:“所以你们必需顺服,不但是因为刑罚,也是因为良心。你们纳粮也为这个原故...。...凡事都不可亏欠人。”我们事奉神必需常存清洁的良心,因此这个对掌权者的顺服是必需的。主耶稣不也这样做吗?太十七24“有收丁税的人来见彼得说,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么?...耶稣说,既然如此,儿子就可以免税了。 但恐怕触犯他们,(原文作绊倒)你且往海边去钓鱼,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,开了他的口,必得一块钱,可以拿去给他们,作你我的税银。”又可见这个顺服不单为我们的良心,也为他们的良心。
  4) 他们特管这事:“因他们是神的差役,常常特管这事。”有些权柄(民事、刑事等)神一向是交给地上的政权来代管(而不是交给教会),他们即使失职,也自有神对付他们。“申冤在主、主必报应。”
  5) 为了见证:“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。当得粮的给他粮,他得税的给他上税,当惧怕的惧怕他,当恭敬的恭敬他。...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。”“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。”主耶稣不也说吗?太五39 “只是我告诉你们,不要与恶人作对。有人打你的右脸,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。有人想要告你,要拿你的里衣,连外衣也由他拿去。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,你就同他走二里。...要爱你们的仇敌。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。这样,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。”
  6) 白昼将近:“再者,你们晓得现今该就是趁早睡醒的时候,因为我们得救,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。黑夜已深、白昼将近...。”主马上就要救我们脱离这一切。
  7 ) 以善胜恶:其实这一章所说的,正是由上一章的结语引申而来:“宁可让步,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,主说,伸冤在我。我必报应。所以,你的仇敌若饿了,就给他吃。若渴了,就给他喝。因为陪这样行,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。你不可为恶所胜,反要以善胜恶。”
  但罗十三并不是独立的一章,从十二到十六章中保罗所说的一切都是我们都当遵行效法的,十三章只是其中之一。掌权者对于保罗传道(十六7)、基督徒家里有聚会(十六5)、接待外地工人(十六2)等,这些最基本的事都不见得同意(连主耶稣也是掌权者钉他十字架)。我们对这几章里所说的,若一视同仁的顺服,自然会知道界线在哪儿。传道是对主的顺服,坐监是对有权者的顺服,这是保罗为我们所立的榜样。

五、“神的国不在乎吃喝”是指教会中不该吃饭吗?“跌倒、绊脚”这些词在此的用法所指何事?与今天许多人的用法有何不同?
  “基督已经替他死,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、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,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,只在乎公义、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。”是整段话的意思。食物本身并不能使人败坏,如保罗在十四节所说“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,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”。而是“人以为不 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”所以“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”。所谓跌倒、绊倒、败坏都是说,别人(信心比你软弱的人)因看你的榜样、或听你的建议,效法你所做的、或吃你所吃的。那些事或食物在你并无不可,因你有信心,它们本来也是洁净的。本来神的国并不在于吃喝,那是血肉之体的事,但是效法你的人,却没有这样的信心,是存着疑心而做的。这样,他自觉良心有亏,就是跌倒;你使他的良心有亏,就叫绊倒。今天我们常把人不来教会、不愿接受主叫做跌倒,又把那个使他不愿来的近因(那怕是指出认罪悔改的必要)叫令人绊倒,轻易就把这个“绊倒人”的高帽子往人头上戴,这是妄论弟兄、不明白自己所说的,很不妥当。
  这些与教会吃饭无关,教会的爱筵如果是出于彼此服事的爱心,反而正是可以带来“公义、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”的善事。不想参与的人自己有信心在神前守着就是,不当随便论断、毁谤。